屈翁山薄游代州镇将赵君妻以姊子本秦人也读其白母书诗以纪怀
寒垣提剑欲从谁,边草年年只早衰。
乌鸟私情愁日短,雁门书札叹秋迟。
新为夫婿逢秦女,自写佳人入楚词。
旦夕彩衣还侍养,一双飞作凤来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屈翁山: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薄游:指短暂的游历或访问。
- 代州镇将:代州(今山西代县)的军事将领。
- 赵君:人名,代州镇将。
- 姊子:姐姐的儿子。
- 秦人:指来自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人。
- 寒垣:指边塞的城墙。
- 提剑:拿着剑,表示准备战斗。
- 乌鸟私情:比喻对母亲的孝顺之情。
- 雁门书札:雁门关(位于今山西省)的书信,此处指家书。
- 秦女:来自秦地的女子。
- 楚词:楚地的文学作品,此处可能指诗人的作品。
- 彩衣:指华丽的衣服,常用来形容孝顺的行为。
- 凤来仪:凤凰的仪态,比喻美好的景象或人物。
翻译
屈翁山短暂游历到代州,镇将赵君将姐姐的儿子嫁给他,这孩子本是秦地人。诗人读到他写给母亲的家书,感慨万分,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寒冷的边塞城墙,我提着剑想要追随谁呢?边疆的草每年都早早地枯萎。我像乌鸦一样怀着对母亲的孝顺之情,忧愁日子过得太快;从雁门关寄来的家书,让我感叹秋天的到来太迟。
我新娶的妻子是来自秦地的女子,我将自己写的美好人物融入楚地的文学中。早晚我都会穿上华丽的衣服,像孝顺的儿子一样侍奉母亲,希望我们能像凤凰一样,共同飞翔,展现出美好的仪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家庭的思念。诗中,“寒垣提剑”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而“乌鸟私情”和“雁门书札”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孝顺和对家乡的思念。后两句则通过“秦女”和“楚词”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麈尾 》 —— [ 明 ] 陈恭尹
- 《 秋夕过湛泉长同贤从迪周饮于荷舫 》 —— [ 明 ] 陈恭尹
- 《 寄佘杞亭广文乞康州何首乌 》 —— [ 明 ] 陈恭尹
- 《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 —— [ 明 ] 陈恭尹
- 《 雀劳利歌 》 —— [ 明 ] 陈恭尹
- 《 中秋夜月甚佳与王础尘对酌纪事 》 —— [ 明 ] 陈恭尹
- 《 题王蒲衣琵琶图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中秋后一日黄积庵招同吴山带罗仲牧梁芳济何楚奇王也夔集见堂雨中即事同限秋字二首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