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吴越与家皖翁庞艺长赉予弟握手龙津醉后成诗
松溪残雨湿征衣,小泊村桥叩竹扉。
万里共惊吾尚在,三年偏讶信何稀。
棘林雪尽铜驼冷,苜蓿春生铁马肥。
醉死君家都莫惜,天涯多有未能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小泊:短暂停泊。
- 竹扉:用竹子编制的门。
- 万里共惊:指远方的亲友惊讶于诗人的归来。
- 三年偏讶信何稀:三年间惊讶于信件的稀少。
- 棘林:荆棘丛生的树林。
- 铜驼:古代的一种铜制装饰品,常用于比喻宫廷或繁华之地。
- 苜蓿:一种牧草,此处可能指草原或牧场。
- 铁马:指战马。
- 醉死君家都莫惜:即使醉死在朋友家中也不必惋惜。
- 天涯:极远的地方。
翻译
松溪的残雨打湿了我的征衣,我在小村桥边短暂停泊,敲响了用竹子编制的门。万里之外的亲友都惊讶我还活着,三年间他们惊讶于我信件的稀少。荆棘林中雪已融化,铜驼显得冷清,苜蓿草原上春意盎然,战马也肥壮起来。即使我醉死在朋友家中也不必惋惜,因为天涯之外还有许多人未能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的情景,通过“松溪残雨”、“小泊村桥”等细节,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归家的喜悦。诗中“万里共惊吾尚在”一句,表达了远方亲友对诗人归来的惊喜,而“三年偏讶信何稀”则透露了诗人长期在外,与家人通信稀少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时局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