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偕馆中诸友集天宁寺

帝京重九日,朋旧共开樽。 地远城西寺,台高蓟北门。 云光移塔影,山势断河源。 忽睹南征雁,令予思故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京:指首都,即皇帝所在的京城。
  • 重九日: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 开樽:打开酒器,指饮酒。
  • 地远:指地理位置偏远。
  • 城西寺:指位于城西的寺庙,这里特指天宁寺。
  • 台高:指建筑物的平台或台阶很高。
  • 蓟北门:指蓟县(今属天津)的北门,蓟县古时为边防重镇。
  • 云光:云彩的光影。
  • 塔影:塔的影子。
  • 山势:山的形态和走势,这里指山脉的连绵起伏。
  • 河源:河流的源头。
  • 南征雁:指南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迁徙或离别。
  • 故园:指故乡或旧时的家园。

翻译

在首都的重阳节,我和朋友们一起在天宁寺聚会饮酒。这座寺庙位于城西,地势偏远,而它的台阶高耸,仿佛是蓟县的北门。云彩的光影移动,塔的影子也随之变化,山脉的连绵起伏仿佛切断了河流的源头。突然看到南飞的大雁,让我不禁思念起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时与朋友在天宁寺聚会的情景,通过对地势、云光、塔影和山势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幽静的氛围。诗的最后,通过南征雁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