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庵访朱贞吉

霞踪成独往,弭棹访云林。 不识王孙路,惟看忍草深。 香厨分净供,松籁协幽吟。 却笑征途者,劳劳江海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霞踪:指仙人或隐士的踪迹。
  • 弭棹:停船。弭,停止。
  • 云林:指隐居之地,也常用来形容山林景色。
  • 王孙路:指贵族子弟的道路,这里可能指通往朱贞吉居所的路。
  • 忍草:一种草,这里可能指生长茂盛的草。
  • 香厨:指僧人的厨房,也泛指寺庙的厨房。
  • 松籁: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
  • 幽吟:低沉的吟唱,这里指松籁声如幽静的吟唱。
  • 征途者:指奔波于旅途的人。
  • 劳劳:辛苦劳累的样子。

翻译

我独自追寻着仙人的踪迹,停船访问那隐居的云林。 不认识通往贵族子弟的路,只看到茂盛的忍草深深。 在香厨中分享清净的食物,松树的风声协调着幽静的吟唱。 却笑那些奔波于旅途的人,心中充满了江海的劳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区大相访问隐士朱贞吉的情景,通过“霞踪”、“云林”、“忍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氛围。诗中“香厨分净供,松籁协幽吟”进一步以寺庙的清净和松树的自然之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却笑征途者,劳劳江海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奔波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