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城南望春

春色忽无赖,客心伤此时。 莺调传恨曲,柳挂断肠丝。 山霁眉新画,屏开镜乍窥。 池穿初出笋,窗袅寄生枝。 弦管涩难理,绮罗娇不持。 讵堪千里望,谁忍一朝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赖:无奈,无端。
  • 莺调:莺的鸣叫声。
  • 恨曲:充满怨恨的曲调。
  • 断肠丝:比喻极度的悲伤。
  • 山霁:山中雨后放晴。
  • 眉新画:形容山色如新画的眉。
  • 屏开镜:比喻山景如展开的屏风,如镜中景象。
  •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
  • 寄生枝:依附于其他树木生长的枝条。
  • 涩难理:指弦乐器因潮湿而难以调音。
  • 绮罗:华美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着华丽的人。
  • 娇不持:形容人因悲伤而难以保持优雅的姿态。

翻译

春天的景色突然变得无端,让我这个游子感到心伤。 黄莺的鸣叫似乎在传递着怨恨的曲调,柳枝垂挂着如断肠般的丝线。 山中雨后放晴,山色如新画的眉,山景如展开的屏风,又似镜中景象。 池塘里穿出了初生的竹笋,窗户边轻轻摆动着依附生长的枝条。 弦乐器因潮湿而难以调音,穿着华丽的人因悲伤而难以保持优雅。 怎能忍受千里之外的思念,谁又能忍心一朝的离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城南的景色,以及游子对春天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莺调传恨曲”、“柳挂断肠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无奈和悲伤。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山霁眉新画”、“屏开镜乍窥”,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但这种美丽却因诗人的离愁别绪而显得苦涩。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体验。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