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寄楚中旧游

蠛蠓浮去傍高萝,千里秋空对寤歌。 霜落雁低衡岳影,月明人远洞庭波。 频年玉塞燕支老,别苑金盘白露多。 夜静湘南倍萧瑟,二灵清泪碎云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蠛蠓(miè měng):一种小昆虫,常用来比喻微小的生物。
  • 寤歌(wù gē):醒着唱歌,比喻清醒时的吟咏。
  • 衡岳:指衡山,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
  • 玉塞:指边塞,古代玉门关一带的边塞。
  • 燕支:即胭脂,这里指边塞的女子。
  • 金盘:指宫廷中的器皿,这里比喻宫廷的繁华。
  • 二灵:指湘水之神湘君和湘夫人。
  • 云和:云中的音乐,比喻天上的和谐之音。

翻译

小虫蠛蠓随风飘浮,依傍着高高的藤萝,我在千里之外的秋空中独自吟唱。 霜降时节,雁儿低飞,衡山的影子隐约可见;月光下,人们远离,洞庭湖波光粼粼。 连年边塞的女子已显老态,而宫廷中的金盘却盛满了白露。 夜深人静,湘南显得格外凄凉,湘水之神湘君和湘夫人,清泪如碎云般落下,和着天上的和谐之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时节的孤独与凄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地的思念之情。诗中“蠛蠓浮去傍高萝”以微小生物的飘浮象征自己的孤独无依,“霜落雁低衡岳影”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幻,抒发了对故乡的怀念。后两句通过对边塞与宫廷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哀愁氛围。结尾的“二灵清泪碎云和”则巧妙地运用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神秘。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