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坛

· 郭槃
宝刹郁嶙峋,停云万象新。 何时布金地,重见雨花人。 钵小龙堪驭,坛空鸽自驯。 法界超尘累,名香结净因。 欲识空中趣,宁同物外身。 三车何用演,万劫自回轮。 磬声云外落,僧语月边论。 风幡如可悟,台镜本无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刹(chà):指佛寺。
  • 郁嶙峋(lín xún):形容山势高耸、层叠。
  • 停云:比喻静止的云,常用来形容景色宁静。
  • 布金地:指佛寺,也比喻施舍财物。
  • 雨花人:指高僧,也指在雨花石上讲经说法的高僧。
  • 钵(bō):僧人的食器。
  • 驭(yù):驾驭,控制。
  • 坛空鸽自驯:指佛坛上的鸽子因长期与僧人相处而变得温顺。
  • 法界:佛教中指宇宙万物及其规律。
  • 超尘累:超越尘世的烦恼。
  • 名香结净因:指通过修行达到清净的境界。
  • 物外身:指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
  • 三车:佛教中指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 万劫:佛教中指极长的时间。
  • 回轮:指轮回,即生死循环。
  • 磬(qìng)声:指佛寺中敲击的磬发出的声音。
  • 风幡(fān):指佛教中的风幡,象征佛法传播。
  • 台镜:指佛教中的明镜台,比喻心境清明。

翻译

佛寺高耸,山势层叠,静止的云彩下万物焕然一新。何时能在这施舍财物的圣地,再次见到在雨花石上讲经说法的高僧。僧人的食器虽小,却足以驾驭龙,佛坛空旷,鸽子自然温顺。佛法超越了尘世的烦恼,通过修行达到清净的境界。想要领悟这空中的奥妙,怎能局限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三乘教法何须演绎,万劫轮回自然流转。磬声从云外落下,僧人在月光下讨论佛法。若能领悟风幡的意义,心境自然如明镜台般无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佛寺的宁静与庄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佛教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清净境界的追求。诗中“宝刹郁嶙峋”、“停云万象新”等句,以高耸的山势和静止的云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文通过“法界超尘累”、“台镜本无尘”等句,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超越性和清净境界的理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郭槃

郭槃,字乐周。南海人。棐弟。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授岳州府同知,寻改官延平,复移知桂阳州。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劳瘁而卒。著有《明霞桂华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 30篇诗文

郭槃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