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五歌

身在簪缨志薜萝,登坛年少古谁过。 彤弓棨戟清风在,曲槛疏帘暇日多。 会向交南标一柱,曾从天上挽明河。 青春解带尊垒外,坐对名花奏雅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比喻显贵。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 彤弓:红色的弓,古代诸侯有大功时,天子赐予彤弓,表示特别恩宠。
  • 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 交南:指交趾,即今越南北部。
  • 明河:银河。
  • 尊垒:古代盛酒的器具。

翻译

身居高位却心怀隐逸之志,年少时便已登坛受封,古往今来谁能超越?红色的弓与仪仗,清风中飘扬,曲径回廊,帘幕轻卷,闲暇时光多不胜数。曾在交趾之地树立威名,如同擎天一柱,也曾从天际挽留银河,仿佛天上的壮举。青春年华,解下腰带,在酒器之外,坐赏名花,奏起雅致的歌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身居高位却心怀隐逸之志的年轻才俊。诗中,“簪缨”与“薜萝”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权贵与隐逸生活的双重向往。通过“彤弓棨戟”与“曲槛疏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显赫地位与闲适生活。后两句则通过“交南标一柱”与“天上挽明河”的壮丽意象,彰显了诗人的非凡成就与远大抱负。结尾处的“青春解带尊垒外,坐对名花奏雅歌”则流露出诗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