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别张默庵
世人日相见,杳若不相识。如何别君三十年,此心只是长相忆。
去岁书来自桂州,望之不至增离忧。今年望极思稍辍,东风忽枉禺山辙。
相看一笑在舟中,仿佛芜关往时别。舳舻千里大江秋,祖生击楫横中流。
澄清之志一不遂,拂衣高蹈轻王侯。洞庭之南幽州北,处处江山寄游迹。
井蛙所见将无同,腐鼠相逢唯一嚇。先生掉头不与言,世间雷电徒轰奔。
昆崙冈头三日火,白玉皎皎无烧痕。独抱禅心卧山月,居士身中常说法。
已回火宅作清凉,尚有冰霜存鬓发。百日江城共起居,平生不乐更何如。
愿移茅屋来相就,溪水长竿并钓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 (yǎo):深远,不见踪影。
- 桂州:地名,今广西桂林。
- 禺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广东一带的山。
- 芜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关口或地方。
- 舳舻 (zhú lú):指船只。
- 祖生:指祖逖,东晋名将,曾击楫誓师北伐。
- 击楫 (jī jí):敲打船桨,比喻决心。
- 横中流:横渡江河的中央。
- 澄清:指澄清天下,恢复秩序。
- 拂衣:拂袖而去,表示决绝。
- 高蹈:指隐居。
- 昆崙 (kūn lún):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禅心:禅定的心境。
- 火宅:佛教用语,比喻烦恼的世界。
- 冰霜:比喻坚贞不屈的性格。
- 鬓发:指头发,特指靠近耳朵的部分。
翻译
世人虽然日日相见,却如同不相识一般遥远。与君分别三十年,心中只有长久的回忆。去年从桂州寄来书信,盼望相见却未能如愿,增添了离别的忧愁。今年盼望稍减,春风忽然传来禺山的消息。相视一笑在船中,仿佛回到了芜关往时的别离。千里大江秋色中,船只如祖生击楫横渡中流,澄清天下的志向未能实现,便拂袖隐居,轻视王侯。洞庭湖南至幽州北,处处江山留下游踪。井蛙的见识或许相同,腐鼠相逢只是一声惊吓。先生转身不与言,世间雷电轰鸣奔腾。昆仑山头三日火光,白玉依旧皎洁无瑕。独抱禅心卧于山月之下,居士身中常说法。已将火宅转为清凉,鬓发间仍存冰霜。百日江城共起居,平生不乐又何如。愿移茅屋来相就,溪水长竿并钓鱼。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久别重逢的友人张默庵的深情回忆和感慨。诗中通过对比世人的日常相见与自己与张默庵的长期分离,突出了友情的珍贵。诗人在描述与友人的重逢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舳舻千里大江秋”、“祖生击楫横中流”等,展现了壮阔的背景和坚定的志向。后文则转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清高品格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