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千佛塔歌
赤堇山裂流金精,万夫斫尽罗浮薪,南方帝子驱丙丁。
洪炉如山飞烈火,千佛乘莲火中坐。浮图八层层八门,佛身摺动衣裳痕。
当时出冶立汉殿,汉主雄心割南甸。后宫争出礼白毫,八百如花罗四面。
面上东隅纪铸时,龙文龟画光陆离。土人读之半不识,字底千年藓花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堇(jǐn)山:传说中的山名,产赤铜。
- 金精:指精炼的金属。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境内,传说中产铜。
- 丙丁:火的代称。
- 浮图:即佛塔。
- 摺(zhé)动:折叠,此处指佛像身上的衣纹。
- 白毫:佛家语,指佛的眉间有白毛,称为白毫,是佛的八种相好之一。
- 龙文龟画:指古代的文字和图画。
- 光陆离:光彩斑斓的样子。
- 藓花:苔藓的花纹。
翻译
赤堇山崩裂,流出精炼的金属,无数工人砍尽了罗浮山的木材,南方的帝王驱使着火焰。 巨大的熔炉如同山一般,飞腾着烈火,千尊佛像乘着莲花在火中安坐。 佛塔共有八层,每层都有八扇门,佛像身上的衣纹随着折叠而动。 那时铸造完成后,佛像被立于汉朝的宫殿,汉主的雄心割据了南方的疆土。 后宫的妃嫔们争相出来礼拜佛像,八百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围绕四周。 佛像面上的东角刻着铸造的年代,文字和图画光彩斑斓。 当地人读这些文字,一半都不认识,字迹下千年苔藓的花纹碧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赤堇山铸造佛像的壮观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铸造工艺的辉煌和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诗中“赤堇山裂流金精”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金属冶炼的盛况,而“千佛乘莲火中坐”则形象地描绘了佛像在熔炉中的神圣形象。后半部分通过对汉朝宫廷和后宫妃嫔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代工艺和文化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