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王立安讣音哭之三首

金丹炼就谁人识,玉树埋来恨有馀。 几日已为黄壤客,昨朝犹见白门书。 家悬两地星霜久,膝绕诸郎象勺初。 末后数言殊了了,前身应得悟真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讣音:报丧的信息。
  • 金丹:道家炼制的丹药,传说能使人长生不老。
  • 玉树:比喻才貌双全的人。
  • 黄壤:指坟墓,黄土之下。
  • 白门书:指讣告,白门即南京的别称,书指书信。
  • 星霜:星辰的寒光和霜,比喻岁月。
  • 象勺:象牙制成的勺子,古代贵族的礼器,这里指代家中的孩子们。
  • 了了:清楚明白。
  • 真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性。

翻译

炼成了金丹,却无人识得,玉树般的人儿埋入土中,遗恨无穷。几天前已成为黄土下的客人,昨天还见到南京来的讣告。家中两地分隔,岁月已久,膝下环绕着初学礼仪的孩子们。最后的几句话异常清晰,你的前世应该已经领悟了真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无尽怀念。诗中,“金丹”与“玉树”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后者则指代逝者,两者并置,突显了生死无常的悲哀。后句通过“黄壤客”与“白门书”的对比,进一步以具象的场景描绘了生死的界限。末句则带有哲理意味,认为逝者已领悟生命的真谛,或许是对逝者的一种慰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