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刘太翁
赤帝歌大风,横汾继其轨。
中垒较群籍,七略奏于子。
由来放勋裔,文思有攸始。
况乎漆沮间,西京原帝里。
夫子综古今,六经得源委。
神龙潜且确,雏凤翔而起。
嘉遁既以贞,耄期亦伊迩。
容颜迈少壮,视听无衰毁。
烛下作细书,千言盈寸纸。
吾闻兹泉旁,姜牙有遗址。
石室足栖迟,垂钓应得鲤。
鲤中有奇文,用介杯中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帝:指汉高祖刘邦,因其歌《大风歌》而得名。
- 横汾:指汉武帝刘彻,因其作《秋风辞》而得名。
- 中垒:指汉代刘向,曾任中垒校尉,整理群书。
- 七略:刘向所著的图书分类目录,共七部。
- 放勋:指尧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 漆沮:古代地名,指长安一带,即西汉的都城。
- 西京:指长安,西汉的都城。
- 夫子:对刘太翁的尊称。
- 神龙:比喻刘太翁的学识深邃。
- 雏凤:比喻刘太翁的弟子或后学。
- 嘉遁:指隐居。
- 耄期:指晚年。
- 兹泉:指渭水,传说姜太公在此钓鱼。
- 姜牙:即姜太公,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石室:指隐居的石洞或简陋的居所。
- 垂钓:指隐居生活的一种象征。
- 鲤:传说中的神鱼,姜太公曾钓到鲤鱼,鱼腹中有天书。
- 用介:指使用。
- 杯中旨:指酒,这里比喻学问或智慧。
翻译
赤帝刘邦唱起了《大风歌》,横汾的汉武帝刘彻继承了他的遗风。中垒校尉刘向整理了群书,他的《七略》奏报给了汉成帝。自古以来,放勋的后裔,文化智慧有着悠久的起源。何况在漆沮之间,西京原本就是帝王的故乡。夫子刘太翁综合了古今知识,六经的学问源远流长。他的学识深邃如潜伏的神龙,他的弟子如雏凤般展翅高飞。他隐居的生活既贞洁又高尚,晚年也即将到来。他的容颜超越了少壮之年,视听未曾衰败。烛光下他书写细小的文字,千言万语浓缩在一寸纸上。我听说在兹泉旁,姜太公的遗址犹存。石室足以栖身,垂钓应当能钓到鲤鱼。鲤鱼腹中有奇异的文字,用来启迪杯中的智慧。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刘太翁的学识与品德,通过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的运用,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智慧。诗中“神龙”与“雏凤”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刘太翁的学术影响及其弟子的成就。结尾处提及姜太公的遗址和鲤鱼腹中的奇文,寓意刘太翁的学问如同古代圣贤,能够启迪人心,传承智慧。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刘太翁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