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詹意友之潮阳扶其父祖旅榇还闽二首

两世遗骸涨海边,首丘唯赖子孙贤。 客来岭外三千里,泪滴棺前十二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遗骸:指遗体。
  • 涨海边:指潮水涨落的海边,这里可能指遗体被遗弃在海边。
  • 首丘:指故乡的丘陵,比喻归葬故土。
  • 唯赖:只能依靠。
  • 子孙贤:子孙中有贤能之人。
  • 客来岭外:指从岭外(指广东一带)来的客人。
  • 三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泪滴棺前:在棺材前流泪,表示哀悼。
  • 十二年:指时间长久。

翻译

两代人的遗体被遗弃在涨潮的海边,只有依靠贤能的子孙才能归葬故土。 从岭外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棺材前流泪哀悼已有十二年之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詹意友及其家族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诗中,“两世遗骸涨海边”描绘了家族悲剧的惨状,而“首丘唯赖子孙贤”则寄寓了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后两句通过“客来岭外三千里,泪滴棺前十二年”的叙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哀思的绵长,语言简练却饱含深情,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家族命运的关切。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