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别山长老精舍

演法开精舍,焚香谒紫微。 隔林期鹤返,持钵咒龙归。 云表流天乐,宫中赐衲衣。 犹看卓锡处,松下玉泉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演法:指讲经说法。
  • 精舍:指僧人修炼居住的地方。
  • 紫微:星名,这里指天宫。
  • 期鹤返:期待鹤的归来,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和仙境。
  • 持钵:和尚手持的饭碗,这里指和尚。
  • 咒龙归:用咒语使龙归来,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神秘。
  • 天乐:天上的音乐,指美妙的音乐。
  • 衲衣:僧人的衣服,用多块布缝制而成。
  • 卓锡:指僧人持杖行走。
  • 松下玉泉飞:松树下的泉水如玉般清澈,飞溅而出。

翻译

在精舍中讲经说法,焚香向天宫致敬。 期待着鹤的归来,和尚持钵用咒语使龙归来。 天上传来美妙的音乐,宫中赐予僧人衲衣。 依然可以看到僧人持杖行走的地方,松树下的泉水如玉般飞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僧人在精舍中修炼的宁静画面。通过“演法”、“焚香”、“期鹤返”、“咒龙归”等动作,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诗中的“天乐”、“衲衣”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而“松下玉泉飞”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作为结尾,表达了僧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融入。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