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慈寿寺

金地出城布,琼檐绕塔回。 名花天女供,仙果御园来。 松荫谈经石,禽窥施饭台。 晚来清禁月,长照法轮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地:指寺庙的地面,因寺庙多用金黄色装饰,故称。
  • 琼檐:美玉装饰的屋檐,形容寺庙建筑的华丽。
  • 天女供:天女所供奉的,指非常珍贵的东西。
  • 御园:皇家园林。
  • 谈经石:指供僧人讲经说法的石头或石台。
  • 施饭台:寺庙中施舍饭食的地方。
  • 清禁月:指皇宫中的月亮,这里比喻月光清澈。
  • 法轮:佛教用语,指佛法,也指佛塔上的轮状装饰。

翻译

寺庙的地面铺满了金色的装饰,华丽的屋檐环绕着佛塔回旋。 珍贵的花朵仿佛由天女供奉,仙果则从皇家园林中传来。 松树的阴影下是讲经的石头,鸟儿窥视着施舍饭食的台子。 夜晚皇宫中的月光清澈,长久地照耀着佛法的象征——法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慈寿寺的庄严与神秘。诗中,“金地”、“琼檐”等词语展现了寺庙的富丽堂皇,“天女供”、“仙果御园”则增添了一丝超凡脱俗的气息。后两句通过对“谈经石”和“施饭台”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日常活动和宁静氛围。结尾的“清禁月”和“法轮”则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光明。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寺庙宁静生活的向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