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咏种桃和诸客

不道移根远,芳菲傍日华。 万年枝畔蕊,三月浪中花。 近酒时分露,临窗乍落霞。 谁知仙禁侧,别有武陵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芳菲:花草的香气。
  • 日华:太阳的光辉。
  • 万年枝:常青树的枝条,比喻长久不衰。
  • 三月浪中花:指春天江河中漂流的花朵,比喻桃花盛开。
  • 仙禁:指皇宫,因为皇宫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 武陵家:指桃花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比喻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翻译

没想到移植的根已经很远,花草的香气依然靠近太阳的光辉。 在常青树的枝条旁边,是三月江河中漂流的桃花。 靠近酒杯时,露水时分,临窗时,正是落霞。 谁知道在皇宫的旁边,竟然有如桃花源般的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桃花的移植和生长,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不道移根远,芳菲傍日华”展现了桃花虽远植却依旧芬芳的坚韧生命力,而“万年枝畔蕊,三月浪中花”则进一步以春天的景象来象征生命的盛放。结尾的“谁知仙禁侧,别有武陵家”巧妙地将皇宫与桃花源对比,暗示了即使在繁华的皇宫旁,也有如桃花源般宁静美好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