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开先正甫出郭行经郊坛

清秋原野旷,旷望极瑶岑。 七月郊坛路,千年松桧林。 听鸡知洞浅,别鹤入山深。 辇道苔生处,遥思羽盖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瑶岑(yáo cén):美玉般的山丘。
  • 郊坛: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
  • 松桧(sōng guì):松树和桧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 辇道(niǎn dào):古代帝王车驾行走的道路。
  • 羽盖:帝王车驾上的装饰,用羽毛制成,象征皇权。

翻译

秋日的原野显得格外空旷,我们远望着美玉般的山丘。 七月的郊坛路旁,千年古松和桧树成林。 听到鸡鸣,知道山洞不远;鹤别而去,飞入深山。 帝王车驾曾走过的道路,如今已长满青苔,遥想当年羽盖飘扬的盛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郊外的景色,通过“瑶岑”、“松桧林”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诗中“听鸡知洞浅,别鹤入山深”巧妙地以动物的动态暗示了山林的深邃与幽静。结尾的“辇道苔生处,遥思羽盖临”则抒发了对往昔帝王巡游盛况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