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上寄梁器圃

湘皋气候暖,风物犹近粤。 雪在野际青,春迟柳间蘖。 出郊践芳草,怨与王孙别。 河桥一分手,六满汀洲月。 靡月不相思,矧伊艳阳节。 想见山阿人,行歌散玄发。 衡阳有归雁,逖矣嵇生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皋(xiāng gāo):湘江岸边。
  • 风物:风景和物品,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 (yuè):广东的简称。
  • (niè):树木的嫩芽。
  • 王孙:泛指贵族子弟。
  • 河桥:河上的桥梁。
  • 靡月:无月,指时间流逝。
  • 矧伊(shěn yī):何况是。
  • 艳阳节:春光明媚的时节。
  • 山阿人:山中隐士。
  • 行歌:边走边唱歌。
  • 玄发:黑发,指年轻。
  • 逖矣(tì yǐ):远方的。
  • 嵇生札:嵇康的书信,这里指远方的书信。

翻译

湘江岸边的气候温暖,风景和物品与广东相近。 雪落在野外的青色地面上,春天的到来让柳树间长出了嫩芽。 走出郊外踏着芳草,怨恨与贵族子弟的分别。 在河桥上一分手,六个月亮照满了汀洲。 时间流逝中无不思念,何况是在春光明媚的时节。 想象着山中的隐士,边走边唱歌,散发着年轻的气息。 衡阳有归来的大雁,远方的嵇康书信也到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湘江岸边的春景,以及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湘皋气候暖,风物犹近粤”展现了湘江地区的温暖气候和与广东相似的自然风光,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背景。诗人在春日的美景中,感叹与友人的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无尽思念。结尾提到衡阳的归雁和远方的书信,增添了一丝期待和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渴望。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