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钜标行人见讯却寄陶有旧欢故调之

会稽何处学逃名,苕霅烟波一叶轻。 行李旧恩衔帝阙,落梅新唱动江城。 十年星散杨朱路,半枕云愁宋玉情。 莫是南中留桂树,皇华归客赠生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
  • 逃名:逃避名声,指隐居。
  • 苕霅:指苕溪和霅溪,两条河流名,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
  • 行李:行装,这里指旅途。
  • 帝阙:帝王的宫殿,这里指朝廷。
  • 落梅:指《落梅花》,一种曲调。
  • 江城:江边的城市。
  • 杨朱路:杨朱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这里指他的思想道路。
  • 宋玉情:宋玉是战国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指他的情感或作品。
  • 桂树:桂树在古代常用来比喻贤才。
  • 皇华:指皇帝的恩宠。
  • 归客:归乡的客人。

翻译

在会稽的何处学习隐居之道,苕溪和霅溪的烟波中,一叶轻舟飘荡。 旅途承载着旧时的恩宠,从帝王的宫阙出发,新的曲调《落梅花》在江城响起。 十年间,星光散落在杨朱的思想之路上,半枕云梦,充满了宋玉的哀愁情感。 莫非是南中留下了桂树,归乡的客人带来了皇帝的恩宠,赠予了我一生的经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遐想与对往昔的回忆。诗中,“会稽”、“苕霅”等词语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隐逸图景,而“行李旧恩衔帝阙”则透露出诗人曾经的荣耀与对朝廷的眷恋。后句中的“杨朱路”与“宋玉情”则分别代表了诗人的思想追求与情感世界。结尾的“桂树”与“皇华归客”则隐喻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