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吴刺史祠

石门之水清,刺史昔年情。 日照龙骧节,风高雁翅城。 江河遮贝阙,俎豆出芹羹。 极浦香沈尽,西山薇欲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处有石门景观的地方。
  • 刺史:古代官职,为一州或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龙骧节:指刺史的仪仗,龙骧是古代一种仪仗,用以表示尊贵。
  • 雁翅城:可能指城墙的形状像雁翅,也可能是一个地名。
  • 贝阙:用贝壳装饰的宫阙,这里指宫殿或官署。
  •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这里指祭祀活动。
  • 芹羹:用芹菜做的羹,这里可能指简单的食物,也可能指祭祀用的食物。
  • 西山薇:西山指山的西面,薇是一种野菜,这里可能指野生的薇菜。

翻译

石门的水清澈见底,让人想起昔日刺史的情怀。阳光照耀着刺史的仪仗,风在高耸的雁翅城上吹拂。江河环绕着华丽的宫阙,祭祀中用到了简单的芹羹。远处的香气已经消散,而西山的薇菜正要生长。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石门清水的描绘,引出了对昔日刺史的怀念。诗中“日照龙骧节,风高雁翅城”描绘了刺史的威严和城池的雄伟。后两句则通过江河、宫阙、祭祀和食物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最后两句则以西山薇的生长,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循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往昔的缅怀和对自然的感悟。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