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赠昭明文选玉台新咏二书山中循览率尔成诗

甲观鸿都安在哉,壁经犹怯祖龙灰。 椎轮有事驱铜辇,宝轴何人擅玉台。 明月珠分隋掌玩,结风衣称楚腰裁。 六朝芳草皆销歇,空隐西园游上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观:指宫廷藏书之所。
  • 鸿都:古代宫门名,此处指宫廷。
  • 壁经:指刻在墙壁上的经文。
  • 祖龙:指秦始皇,因其焚书坑儒,故称“祖龙灰”。
  • 椎轮:古代的一种刑具,此处比喻沉重的事物。
  • 铜辇:古代帝王的车辆。
  • 宝轴:珍贵的书籍。
  • 玉台:指宫廷中的高台,也指文学作品集。
  • 隋掌:指隋朝的掌权者。
  • 结风衣:指华美的衣服。
  • 楚腰:指楚国女子的细腰,此处比喻美女。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六个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建康(今南京)。
  • 销歇:消逝。
  • 西园:指宫廷中的园林。
  • 游上才:指游赏时的高雅才情。

翻译

宫廷藏书之所和鸿都门如今何在?墙壁上的经文也因秦始皇的焚书而残缺。 沉重的事物驱使着帝王的车辆,是谁能在玉台上独擅珍贵的书籍? 明月珠由隋朝的掌权者玩赏,华美的衣服称颂楚国女子的细腰。 六朝的芳草都已消逝,只能在西园中隐逸,游赏时展现高雅的才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代宫廷藏书之所和文学作品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感慨。诗中“甲观鸿都”、“壁经”、“宝轴”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古代文化的辉煌画卷,而“祖龙灰”、“销歇”等则透露出对文化遗失的忧虑。末句“空隐西园游上才”则寄寓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的深厚情感。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