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其一

摇落秋冬际,苍茫鄞越间。 青山欹枕过,白鸟背人还。 问俗乡音异,消愁酒价悭。 虚名果何物,不使病夫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鄞越:鄞,鄞县,在今浙江宁波。越,古越国之地,今浙江一带。
  • (qī):倾斜。
  • (qiān):缺少。

翻译

在秋冬交接草木凋零之际,在苍茫的鄞县和古越国一带之间。青山好像斜靠着枕头经过,白色的鸟儿背着人往回飞。询问当地习俗乡音不同,想要借酒消愁但酒价却很便宜。虚名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能让我这病人有空闲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应召赴京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摇落秋冬际”点明时节,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青山欹枕过,白鸟背人还”生动地描绘出路途景色,富有动态感。“问俗乡音异”体现了身处异地的感受,“消愁酒价悭”则透露出无奈的情绪。最后表达对虚名的感慨以及自己因病而不得闲的心境。整体意境苍凉,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