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

· 唐寅
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 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 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 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 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 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灌木:丛生的矮小树木。
  • 丛筱(xiǎo):丛生的小竹。
  • 岁聿(yù)暮:指一年将尽。聿,助词,无实义。表示时间的推移。
  • 射干:一种植物,茎细长,多生于山坡草丛中。
  • 豫章:樟树的别称,是珍贵的树木 。
  • 嶰(xiè)谷:古地名,相传为黄帝时乐官伶伦取竹制笛之处。
  • 黄钟:古乐十二律之一,是我国古代音韵的基准音。这里代表纯正的音乐。
  • 仰偃:仰卧,这里形容随意闲适的状态。

翻译

灌木丛中传来阵阵寒冷的声音,茂密的小竹林静谧而色调深沉。一年快要到年终,冰霜满地,此刻才更彰显出君子内心的品格。低贱的射干遮蔽住珍贵的豫章树,从古至今都让人对这样的景象深感慨叹和惋惜。嶰谷失去了能定出黄钟音的竹子,高雅纯正的音乐也因此改变了音调。为你满满地斟上一大杯酒,为我弹奏起悦耳的鸣琴。我就这样仰卧在草木之间,把世间的兴衰荣辱都随它而去,不再萦怀。

赏析

这首《咏怀诗》是唐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作。开篇描绘了灌木寒声、丛筱静色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且略带萧瑟的氛围,为后文的感慨埋下伏笔。“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以岁末的冰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表明在这样的境遇中,君子的高尚品格才得以彰显,体现了诗人追求高尚品格的志向。“射干蔽豫章”一句,以射干遮蔽珍贵的豫章来比喻小人当道遮蔽贤才,诗人从古到今的“慨惜”,表达了对贤才被压抑这一现象的愤懑。“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进一步深化主题,借音乐正音的变化,感叹高雅纯正的文化和道德规范受到冲击和破坏。最后,诗人选择“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在这种看似超脱的态度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自我排解,反映出诗人在现实面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全诗将自然景象、道德情感、历史感慨和个人态度巧妙融合,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唐寅

唐寅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395篇诗文

唐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