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

· 胡奎
四月十五二更初,海上涌出白蟾蜍。 圆于止水悬金镜,阙若清冰碎玉壶。 黑处山河还复正,明边桂树不曾枯。 中庭额塌泥沙拜,虮虱微臣本姓卢。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更初:古代夜晚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二更大概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二更初”指二更刚开始的时候。
  • 白蟾蜍: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这里以“白蟾蜍”指代月亮。
  • 圆于止水悬金镜止水:静止的水。形容月亮比平静的水面上悬挂的金色镜子还要圆。意思是用止水和金镜来衬托月亮圆满的状态。
  • 阙若清冰碎玉壶:通“缺”,缺损 。清冰玉壶:都是形容冰清玉洁。这句说月亮缺损处就好像清澈的冰在玉壶中破碎那样。
  • 黑处山河还复正:这里是说月食时月亮被黑影遮住部分最终又恢复正常(“山河”可理解为月亮表面的光影形态 ,古人认为月中有山川河海等形象)。
  • 明边桂树不曾枯:传说月中有桂树,这里指即便经历月食,明亮处的桂树依然好像没有枯萎,意思是月食没有对月亮美好的景象造成实质性破坏。
  • 中庭额塌泥沙拜:在庭院中央,额头触地在泥沙中行拜礼(表示敬畏等情感 ) 。
  • 虮虱微臣虮虱(jǐ shī):比喻卑微。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说自己如同虮虱一般渺小低微的臣子。

翻译

四月十五夜晚二更刚刚开始的时候,一轮如同白色蟾蜍般的月亮从海上缓缓升起。 那圆满的月亮比平静水面上高悬的金色镜子还要圆润;然而月食之时它又出现了缺损,像是清澈的冰块在玉壶中破碎一般。被黑影遮住的部分最终又恢复了明亮,就像月中那些如同山河般的光影又回归正常,月亮明亮之处仿佛月中的桂树也依然没有枯萎。我在庭院中央,额头触地在泥沙里虔诚地行拜礼。像我这样如同虮虱般渺小低微的臣子,本是姓卢。

赏析

这首诗围绕月食这一自然现象展开描写。开篇直接点明时间和事件,将月亮比作“白蟾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刚升起时的状态。颔联通过“圆于止水悬金镜”展现月亮圆满时的美好和皎洁,以及“阙若清冰碎玉壶”描绘出现月食时月亮的缺损,运用形象的比喻,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月食前后月亮的不同形态,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颈联“黑处山河还复正,明边桂树不曾枯”富有想象力地将月食现象融入到关于月亮的神话想象之中,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现象的乐观和对美好事物不会消失的信念。尾联“中庭额塌泥沙拜,虮虱微臣本姓卢”突然由对月食自然景观的描写转到自身,诗人以极为谦卑的姿态展现出面对神奇自然现象时的敬畏之心,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真挚又复杂的情感。整首诗既有对月食现象的形象描写,又有丰富的情感表达与奇妙的神话元素融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

胡奎

元明间浙江海宁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 19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