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契静三边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
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剪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
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执契:古代帝王象征天下统一的符契,象征着统治权。
- 三边:古称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为四夷,后来泛指边境地区。
- 玉彩辉关烛:形容宝光如烛照耀边关。
- 金华流日镜:比喻帝王的智慧如金光照亮世界。
- 璇玑:北斗七星之一,象征天道运行。
- 皎佩星连景:皎洁的佩饰如同星辰相连,景象壮观。
- 戢武:收敛武力。
- 七德:古代帝王的七种美德,如仁、义、礼、智、信等。
- 九功:古代帝王的九种大功绩。
- 烟波澄旧碧:江河湖海澄清如旧,形容和平景象。
- 尘火息前红:战争的烽火不再,和平取代了战火。
- 韬莲剑:藏起武器,象征和平。
- 钱缀榆天合:喻指边疆与内地融为一体。
- 葱岭雪:指葱岭(帕米尔高原)的积雪消融。
- 縠:绉纱,此处形容沙雾如轻纱般流动。
- 秋驾:秋天的车驾,指皇帝出行。
- 兢怀:忧虑的心情。
- 龙庭羽:龙庭,古代对敌国的称呼;羽,书信。
- 烽休:烽火停止,表示战争结束。
- 衣宵寝二难:皇帝夜晚无法安眠,白天不能正常饮食。
- 剪暴:剪除暴政。
- 圆盖:指天子的车盖,象征皇权。
- 方舆:大地,此处指国家领土。
- 孔海池京邑:孔海,形容京城的广大;京邑,都城。
- 盐梅:古人以盐和梅比喻君臣关系,盐梅并提表示君臣合作。
- 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辅佐之臣。
- 羽贤:指辅佐的贤才。
- 浇俗:浮躁的社会风气。
- 淳:淳朴,质朴。
翻译
掌握符契,使边境安宁,公正治理万民。 帝王的光辉像玉烛照亮边关,智慧如金光照耀日月。 无为而治,让宇宙清明,北斗星象昭示正道。 佩饰皎洁,如星辰连绵,衣带飘动,庆贺和平降临。 收敛武力,展现七美德,提升文化,辉映九种功绩。 江河平静,过去的战火不再,兵器收藏,月亮不再升起。 边塞的钱币连接着天地,新城柳树点缀空旷之地。 葱岭的雪花消融,流沙的雾气也散去。 秋天的出行,皇帝心中充满忧虑,春天的薄冰更让人忧虑。 停止与敌国的通信,边境的烽火熄灭。 夜晚难以入睡,白天不敢怠慢,忧心忡忡。 剪除暴政,拯救危亡,恢复了过去的秩序。 皇权归于天,国家领土广阔,京城如大海包容万物。 遵循自身职责,自我勉励,面对百姓感到愧疚,因为时局尚算安康。 君主期待贤臣辅佐,群臣尽职尽责。 众多贤才如同星辰,圣明的辅佐者遍布各地。 希望社会风俗回归淳朴,文学质朴以适应时代。 已知大道至高无上,共享天下太平。
赏析
这首诗是李世民的颂扬自己治国理念和功绩的作品,通过描绘执掌符契、平定边疆、治理国家的宏大场景,展现了其无为而治、崇尚和平的帝王风范。诗中运用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以及“圆盖归天壤”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李世民的治国理想和成就。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他对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深深关怀,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清醒认识。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唐代诗歌的雄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