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后赋诗

宝珍隋珠。不知佩兮。袆衣与丝。不知异兮。闾姝子奢。莫之媒兮。 嫫母求之。又甚喜之兮。以瞽为明。以聋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 呜呼上天。曷惟其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隋珠:古代传说中的明珠,象征珍贵。
  • 袆衣与丝:袆衣,古代贵族妇女的礼服;丝,丝绸,象征华美。
  • 闾姝子奢:闾,古代居民区;姝,美女;子奢,人名,此处泛指贵公子。
  • 嫫母:古代丑妇,黄帝的妻子。
  • (gǔ):瞎子。
  • :聋子。
  • :这,这个。
  • :吉利。
  • :不吉利。
  • (hé):何,为什么。

翻译

犹如隋珠般珍贵的宝物,无人知道该如何佩戴它。那华丽的袆衣和柔软的丝绸,人们却并未察觉它们之间的差异。美丽的姑娘们期待着子奢这样的贵公子做他们的媒介,但命运却另有安排。就连丑陋的嫫母也渴望得到这些,反而显得格外欢喜。他们以盲人为明,以聋人为聪,混淆是非,把吉当作凶,令人感叹。

赏析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社会中的盲目追求和价值观错乱。隋珠象征着珍贵而高不可攀的事物,袆衣与丝则代表了世俗眼中的华丽与奢华。美女们渴望成为贵公子的关注焦点,而嫫母的出现则暗示了无论美丑,都有人追求权力和地位。诗人通过对比,批判了人们以错误的标准判断事物,混淆是非,表达了对世间浮躁现象的深深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无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