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故相王文恪公二首 其二

廿载枢机赞画深,独悲时事涕难禁。 艰屯谁是舟同济,献替其如突不黔。 卫史遗言成永撼,晋卿祈死岂初心。 黄扉闻道犹虚席,一鉴云亡未易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枢机:指朝廷的重要职位或事物的关键。
  • 赞画:辅佐谋划。
  • 艰屯:艰难困顿。
  • 献替:“献可替否”的略语,进献可行者,废去不可行者,指臣下对君主劝善规过。
  • 突不黔:烟囱尚未熏黑,比喻生活俭朴。
  • 卫史:具体含义不太明确。
  • 晋卿:此处可能指特定人物。
  • 黄扉:指古代丞相、三公等高官办事的地方。

翻译

二十年来在枢要职位上辅佐谋划很深,独自悲叹时事而泪水难以禁止。艰难困顿之时谁是同舟共济之人,进献良策如同生活俭朴那样。卫史的遗言成为永远的憾事,晋卿祈求去死难道是他的初心。听说丞相之位还空着,像一片云逝去那样不容易承担责任。

赏析

这首诗是林则徐悼念故相王文恪公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王文恪公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以及对时事艰难的感慨。通过对过去共事经历和对方品德的回忆与赞美,体现出林则徐对故去之人的敬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局势的忧虑和对能担当重任之人的渴望。诗中用典自然贴切,如“突不黔”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整体情感深沉凝重。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