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湖南清绝图

· 韩驹
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 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侧岸摇丹枫。 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 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 故人谓我乃绢素,粉墨妙手烦良工。 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 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故人:老朋友。
  • 天柱峰: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 石廪(lǐn):衡山山峰名。
  • 祝融:衡山主峰,也是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坡陀(pō tuó):山势起伏的样子。
  • 浦溆(pǔ xù): 水边。
  • 大梁: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 绢素:白色的绢,古代多用作书画材料。

翻译

老友从天柱峰所在的衡山而来,手上仿佛提着石廪峰与祝融峰。这两座山峰起伏绵延几百里,怎么能装在行李之中带过来呀。山下有潇湘之水清澈流淌,平缓的沙滩边,侧立的岸上,丹枫摇曳。渔舟已经进入水边停靠过夜,客船在日暮时分还在争着乘风前行。我正骑马在大梁城之下,奇怪眼前这些景象怎么和平常不一样。老友告诉我这不过是一幅绢素上的画作,是依靠技艺精妙的工匠用粉墨精心绘制而成的。这画作将湖南千古以来的愁绪与灵韵,瞬间展现在我面前让我心胸开阔。诗作好了,画卷也送回去了,我默默惆怅,年老的双眼又开始厌恶京城尘土的灰暗色调。

赏析

这首诗开篇通过奇特的想象,友人仿佛“手提”衡山诸峰而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奇感。中间对湖南山水景色细致描绘,如潇湘水、丹枫,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清幽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有渔舟夜宿的静谧,也有客帆争风的动态。从以为实景到知晓是画作,情节有起伏转折。诗的后半,诗人由对画作的欣赏,引发对京城生活的厌倦。既赞美了友人带来的这幅粉墨妙画能够“开心胸”,展现湖南的灵秀与深沉,又通过最后“默惆怅”“厌京尘红”表达出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京城那种繁华却充满压抑氛围的厌倦之情 。整首诗融想象、写景、抒情于一体,艺术感染力强。

韩驹

宋仙井监人,字子苍,号陵阳先生。徽宗政和初,以献颂补假将仕郎,召试,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累官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与三馆士分撰亲祠明堂、圆坛、方泽等乐曲。迁中书舍人,寻兼权直学士院,制词简重,为时所推。高宗即位,知江州。卒于抚州。尝从苏辙学,诗似储光羲。有《陵阳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