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门柬区用孺太史

恻恻复恻恻,游子遵道侧。 往路阻且遥,天长杳何极。 海燕既先翔,孤鸿从后发。 我欲挟之还,相将赴南越。 宇宙邈难托,星辰看渐驰。 故园有丛菊,可以泛瑶卮。 碣石高嵂屼,黄金空自悬。 昭隗不可见,骏骨几能存。 故人有深意,强欲止我宿。 绨袍不耐寒,青精久未熟。 雄剑闭长匣,隐隐作龙鸣。 大德尚莫报,睚眦何由平。 落叶辞高树,飘飖离本根。 客心郁若结,仓卒思旧恩。 鲁酒虽云薄,饮之不能盈。 忧怀有万斛,未酌心先酲。 握别更何言,幽芳挺孤植。 后会讵可常,努力崇明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恻恻(cè cè):悲伤、忧愁的样子。
  2. :沿着。
  3. 杳(yǎo):深远、渺茫。
  4. 相将:相偕、相伴。
  5. 南越:古地名,在今广东、广西一带。
  6. 邈(miǎo):遥远。
  7. 瑶卮(yáo zhī):玉制的酒杯。
  8. 嵂屼(lǜ wù):高耸险峻的样子。
  9. 昭隗(zhāo wěi):这里借指贤君。燕昭王曾为郭隗筑宫而敬以为师,借此招揽贤才。
  10. 骏骨:良马之骨,这里代表贤才。
  11. 绨袍(tí páo):粗厚的丝织品制成的长袍。
  12. 青精:一种道教传说中的仙药,这里指食物。
  13. 睚眦(yá zì):发怒时瞪眼睛,比喻极小的仇恨。
  14. 飘飖(piāo yáo):飘荡、飘摇。
  15. 讵(jù):岂、难道。
  16. :崇尚、发扬。

翻译

心中满是悲伤哀愁,我这个游子沿着道路的一侧前行。前行的路充满险阻又无比遥远,天空辽阔深远看不到尽头。海燕已经率先展翅飞翔,孤独的大雁随后才出发。我想要带着它一起返回,相伴着前往南越之地。宇宙广阔遥远难有寄托,星辰都好像在渐渐疾驶而去。故乡有一丛丛菊花,正好可以用来在玉杯中泛酒观赏。碣石山高耸险峻,燕昭王招贤的黄金白白地高悬着(却难有真正的贤才得遇)。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难以见到了,贤才又能留存多少呢。老朋友有着深深的情意,竭力想要留我住宿。可是粗厚的长袍也抵挡不了寒冷,仙药也很久没有烹制成熟。锋利的宝剑被封闭在长长的剑匣中,却隐隐发出如同龙鸣般的声音。大的恩德尚且不能报答,那一点点小仇恨又怎么能消除呢。落叶告别高高的大树,飘飘摇摇地离开了原本的根基。游子的内心愁绪郁结,仓促间思念起旧日的恩情。鲁国的酒虽说淡薄,可喝也喝不满心中的愁闷。满怀的忧愁如同万斛的重量,还没喝酒心就已经如同喝醉般沉重。握别之时又还有什么话语呢,高尚的品格如同孤独挺立的香草。以后的相聚哪能常常如此,希望你努力发扬美好的品德 。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表达了离京时复杂的心绪。开篇“恻恻复恻恻”以反复的手法强化了忧愁悲伤之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中借景抒情,“往路阻且遥”等句描绘前路艰难遥远,暗示人生之路的坎坷。

对贤才难遇的感慨通过“碣石高嵂屼,黄金空自悬。昭隗不可见,骏骨几能存”等句得以体现,借燕昭王求贤的典故,抒发了对现实中贤才不被重视的愤懑。对于朋友情谊的描写,如“故人有深意,强欲止我宿”可见朋友的情谊深厚,而“绨袍不耐寒,青精久未熟”又从侧面反映了生活的困境。

“雄剑闭长匣,隐隐作龙鸣”以剑喻人,表现出诗人虽被压抑但内心仍有壮志难酬的不甘。“落叶辞高树”等句借落叶离开树根,形象地表达了游子与故乡的分离,愁绪满怀。最后“握别更何言,幽芳挺孤植。后会讵可常,努力崇明德”,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彼此的劝勉,希望珍视品格、为日后重逢共同努力,使诗歌的情感在忧愁中兼具向上的力量,层次丰富,感染力强 。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