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跸(qīng bì):古代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以示尊贵。
- 临溟涨:临近大海的波涛。
- 巨海:广阔的大海。
- 滔滔:形容水势浩大,连绵不绝。
- 十洲: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十个岛屿。
- 云雾远:形容十洲遥远,被云雾所遮蔽。
- 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波浪高:形容海浪汹涌。
- 长澜:长长的波澜。
- 浴日:形容波澜壮阔,仿佛能洗浴太阳。
- 连岛:连绵的岛屿。
- 奔涛:奔腾的波涛。
- 神游:心灵或精神的遨游。
- 藐姑射:古代神话中的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睿藻:指皇帝的诗文,这里指隋炀帝的诗作。
- 风骚:指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
- 效涓毫:比喻贡献微小。
翻译
帝王清道出行,临近波涛汹涌的大海,远望海面滔滔不绝。 十洲仙岛被遥远的云雾遮蔽,三座仙山的波浪汹涌高涨。 长长的波澜仿佛能洗浴太阳,连绵的岛屿如同奔腾的波涛。 心灵遨游至神话中的藐姑射山,皇帝的诗作冠绝文学之巅。 虽然只是徒然观海,但如何能贡献出微小的力量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帝王观海的壮观景象,通过“十洲”、“三山”等神话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皇帝诗才的赞美。诗中“长澜疑浴日,连岛类奔涛”等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海景的壮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结尾的“徒然虽观海,何以效涓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贡献的思考,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
虞世基
隋会稽馀姚人,字茂世。虞荔子。博学有才,善草隶书。初仕于陈。累官尚书左丞。入隋,拜内史舍人。炀帝即位,重其才,任为内史侍郎,典机密,参与朝政。后见天下紊乱,政事日非,帝又不纳谏,且惧及祸,乃唯诺取容不敢忤旨。有告败者,不以实闻。又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朝野共怨。终为宇文化及所杀。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