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

或议涪翁御奴婢不用鞭挞,能慈而不能威,涪翁笑曰:“奴婢贱人,不过为恶而诈善,慢令而诈恭,当其见效在前,虽我亦不能不怒,退而自省不肖之状,在予躬者甚多,方且自鞭其后,又何暇舍己之沐猴而治人之沐猴哉?”或曰:“孔子曰:‘小惩而大戒,小人之福。'然则非欤?”涪翁曰:“然。有是言也。不曰‘不教而诛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乎?今之用鞭挞者,有能离此三过者乎?昔陶渊明为彭泽令,遣一力助其子之耕耘,告之曰:‘此亦人子也,善遇之。'此所谓临人而有父母之心者也。夫临人而无父母之心,是岂人也哉!是岂人也哉!” ——《山谷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这篇文章不属于古诗词,而是一篇文言文,请你提供准确的古诗词以便我进行翻译和赏析。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