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几复:即黄几复,是黄庭坚的好友。
  • 海南海北:指两人相隔遥远,一在海南,一在海北。
  • ****地褊(biǎn):地方狭小。
  • 长袖舞:古有“长袖善舞”之说,这里借指施展才能。
  • 短檠(qíng)灯:矮柄的灯。
  • ****曲肱(gōng):弯着胳膊作枕头,形容生活恬淡,悠然自得。
  • 作个生涯:谋求生计。
  • 故山:故乡的山,代指故乡。

翻译

海南海北距离遥远,连梦里都难以到达,如今我们能够相聚实在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身处这狭小之地无法施展才华,寒夜中只能独自对着矮柄的灯盏。我们互相看着对方,不时照照镜子看鬓发的变化,曾经还一起共读诗书,悠然自得。这样的谋求生计实在不是长久之计,故乡的松树应该已经很高,藤蔓都缠绕到天边了吧。

赏析

这首诗既有对与友人相聚不易的感慨,又透露出对现状的无奈。开篇便点明距离遥远,相聚难得,突出友情相聚的珍贵。“地褊未堪长袖舞”,以空间的局促表达才华无法施展的郁闷,而“夜寒空对短檠灯”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相看鬓发时窥镜”细腻地刻画了岁月在友人脸上留下的痕迹,勾起对往日共读时光的回忆,“曾共诗书更曲肱”体现出往昔生活的恬淡美好。尾联“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则进一步表达对目前生涯的厌倦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且复杂,通过今昔对比,描绘出人生的变迁和内心的怅惘,展现出黄庭坚诗歌独特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