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 寿阳曲(二首)
【其一】
鱼吹浪,雁落沙,倚吴山翠屏高挂。看江潮鼓声千万家,卷朱帘玉人如画。
【其二】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
- 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寿阳乐”等。
-
【其一】
- 鱼吹浪:鱼在水中游动,激起浪波。
- 吴山:在杭州西湖东南。
- 翠屏:像屏风一样翠绿的山峦,这里形容吴山。
-
【其二】
- 乍:刚刚,才。
- 思量:思念,想念。
翻译
【其一】鱼儿在水中游动搅起层层波浪,大雁悠然落在沙滩之上。倚靠在窗边,只见那吴山如翠绿的屏风高高地挂在天地间。观赏江潮涌来,万千人家传来看潮的呼声如同阵阵鼓声,此时卷起朱帘,见到佳人如画,令人心醉。 【其二】新秋刚刚来到,人却匆匆分别。江水顺着长江流淌,水面倒映着残缺的月亮。那画船悠悠地向东驶去了,这思念的情绪从分别这一夜就开始滋生,无穷无尽。
赏析
【其一】:整首小令描绘出一幅富有声色美感的江南江潮图。开篇“鱼吹浪,雁落沙”,从动、静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点明了画面中最活跃与静谧的两个元素,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生机。“倚吴山翠屏高挂”,将吴山比作翠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吴山的苍翠及山势的雄伟。“看江潮鼓声千万家”一句,视觉和听觉相结合,“鼓声”既写江潮汹涌澎湃之声,又写岸边观潮人群的呼喊声,场面宏大。末句“卷朱帘玉人如画”,在壮阔中又添几分旖旎,珠帘后的美人也成为这美景中的一部分,使画面富有生活气息与温馨美感,表达出作者对江南美景与生活的喜爱之情。 【其二】:此曲以新秋为背景,写恋人之间的离别与思念。“新秋至,人乍别”,点明时间和事件,新秋的清冷萧瑟为离别增添了几分伤感氛围。“顺长江水流残月”,借景抒情,长江水悠悠流淌,水中残月孤冷,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孤寂与惆怅。“悠悠画船东去也”,以景写情,画船悠悠东去,象征着离人越行越远,而留下者的思念也如江水一般无尽头。“这思量起头儿一夜”,“思量”直接点明主题“思念”,从分别的这一夜就开始思念,可见感情之深,这种直抒胸臆又自然真切地表达出离人心中那份难舍难分和深深的眷恋。
贯云石的其他作品
- 《 落梅风 》 —— [ 元 ] 贯云石
- 《 双调 · 水仙子 · 田家 》 —— [ 元 ] 贯云石
- 《 蝶恋花 · 钱塘灯夕 》 —— [ 元 ] 贯云石
- 《 水龙吟 · 咏扬州明月楼 》 —— [ 元 ] 贯云石
- 《 清江引 ·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 —— [ 元 ] 贯云石
- 《 双调·清江引 》 —— [ 元 ] 贯云石
- 《 双调 · 蟾宫曲 · 送春 》 —— [ 元 ] 贯云石
- 《 殿前欢 》 —— [ 元 ] 贯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