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禧嘉定:指宋宁宗赵扩的两个年号,开禧(1205-1207)和嘉定(1208-1224)。
- 擅权臣:指掌握大权的臣子。
- 地下眉头想更颦:意指在阴间(地下)的朱熹(朱文公)想到当时的政治状况,眉头紧锁,更加忧虑。
- 侂远传衣:侂(tuō),指传给远方的衣钵,这里比喻传承的学问或思想。
- 至亡国:直到国家灭亡。
- 止缘不用读书人:只是因为不重用有学问的人。
翻译
在开禧和嘉定年间,权臣当道,我想朱文公在阴间看到这一幕,眉头必定更加紧锁。权臣们传承的学问和思想,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这仅仅是因为他们不重用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宋宁宗时期政治状况的反思,表达了对当时权臣专权、不重用读书人的强烈不满。诗人以朱熹的视角,设想其在阴间对现实政治的忧虑,进一步强调了读书人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诗中“侂远传衣至亡国”一句,深刻揭示了权臣误国的严重后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其八 》 —— [ 元 ] 方回
- 《 朱用和用予南山旧韵次韵谢并呈罗弘道 》 —— [ 元 ] 方回
- 《 彭湖道中杂书五首 其一 》 —— [ 元 ] 方回
- 《 灵隐寺行呈伏虎岩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张师道庆予七十 》 —— [ 元 ] 方回
- 《 九月初六日客报吾州初一日大火城中俱尽吾家亦尽七八九报皆然初十日始报吾家幸免拆毁屋十馀间二十五日得王山长 》 —— [ 元 ] 方回
- 《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 》 —— [ 元 ] 方回
- 《 学诗吟十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