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道:指儒家提倡的仁政,理想的治国之道。
- 浪谈:空谈,不切实际的言论。
- 霸说:霸道之说,指强权政治。
- 儒言:儒家学说。
- 阴用:暗中使用。
- 佐禅机:辅助禅宗的机锋,指用儒家的思想来辅助解释禅宗的教义。
- 贪狼:星宿名,属北斗七星之一。
- 弧矢:古代的弓箭,这里指贪狼星的形状像弓箭。
- 观星象:通过观察星辰的位置和运动来预测吉凶。
- 天遣:天意派遣。
- 吾公:指朱文公,即朱熹。
- 辟此非:驳斥这种错误。
翻译
儒家提倡的仁政被空谈,而强权政治却被实际推行,儒家的学说被暗中用来辅助解释禅宗的教义。通过观察贪狼星(形状像弓箭)来预测吉凶,天意派遣朱文公来驳斥这种错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儒家与禅宗、星象与天意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批评和对朱熹的推崇。诗中“王道浪谈行霸说”一句,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与矛盾,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星象的比喻,强调了朱熹的使命感和对错误的纠正,展现了作者对朱熹学说的认同和对天意的信仰。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湓城客思 》 —— [ 元 ] 方回
- 《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 》 —— [ 元 ] 方回
- 《 题罗观光所藏李仲宾墨竹 》 —— [ 元 ] 方回
- 《 春晚杂兴十二首 其十 》 —— [ 元 ] 方回
- 《 辅德庙碑歌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寄川无竭并送所撰旃檀林记二首 》 —— [ 元 ] 方回
- 《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 —— [ 元 ] 方回
- 《 鄱阳汤仲材以其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龙寺僧惠璋入石诗装为一轴求士大夫赞颂紫阳山下方回之先人字元章嘉定甲戌与晦静先生同年为下偈言而不及此意可乎仲材能作祇夜回作伽佗可也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