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德庙碑歌
绿之渚兮浣侯衣,青厥蟾兮神所依。未壮而逝兮匪夭,白首者拜兮莫之敢非。
潮来兮潮往,侯朝出游兮夜归。侯昔家兮今庙,奠椒醑兮神其我釂。
渺渺兮绿之渚,子陵在上兮子胥下。羊裘孔乐兮鸱夷犹怒,勾吴炎汉兮俯仰今古。
侯之愿兮天不违,保我民兮靡兵靡饥。水无蛟蜮兮山无貙豹,有蘋有芷兮岁其报。
彭殇共尽兮孰尽而神,不死者心兮幻者身。雨八荒兮先我桑梓,刊此石兮百世之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渚 (zhǔ):水边的小块陆地。
- 浣 (huàn):洗。
- 蟾 (chán):传说中的月中蟾蜍,这里指月亮。
- 椒醑 (jiāo xǔ):椒酒,用椒浸泡的酒,古代用于祭祀。
- 釂 (jiào):饮尽杯中酒,这里指神灵接受祭品。
- 子陵:指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
- 子胥:指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
- 羊裘:羊皮衣,指隐士的服饰。
- 鸱夷 (chī yí):古代盛酒的皮囊,这里指伍子胥的悲惨结局。
- 勾吴:指吴国。
- 炎汉:指汉朝。
- 貙豹 (chū bào):古代传说中的猛兽。
- 蘋 (pín):一种水生植物,古代用于祭祀。
- 芷 (zhǐ):一种香草,也用于祭祀。
- 彭殇 (péng shāng):指长寿和短命。
- 桑梓 (sāng zǐ):指故乡。
翻译
在绿色的水边,我洗着侯爵的衣服,青色的月亮下,神灵依附。未到壮年便逝去,并非夭折,白发老人拜祭,无人敢非议。 潮水来了又去,侯爵白天出游,夜晚归来。侯爵曾有家,如今成了庙宇,供奉椒酒,神灵接受我们的祭品。 遥望那绿色的水边,子陵在上,子胥在下。穿着羊皮衣的孔乐,与愤怒的鸱夷相对,吴国与汉朝,古今俯仰。 侯爵的愿望,天不违背,保佑我们的民众,无战争无饥荒。水中无恶蛟,山中无猛兽,年年有蘋芷供奉,以报神恩。 长寿与短命,终将同归于尽,谁能永恒如神?不死的心灵,幻化的身体。雨水遍布八方,先滋润我的故乡,刻下这块石头,成为百世的史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代侯爵的祭祀和神灵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绿之渚”、“青厥蟾”等,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通过对“子陵”、“子胥”等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命运。最后,诗人通过对“桑梓”和“百世之史”的描绘,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历史传承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代英雄和神灵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