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德清周氏牡丹花台

· 方回
百品千株养牡丹,远同京洛近新安。 种非富贵不能种,看到子孙方是看。 麟脯琼浆金凿落,蛾眉翠袖玉阑干。 天香易赋难陪席,政恐诗翁骨相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洛:指京城洛阳,这里泛指繁华都市。
  • 新安: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新安县,这里指代较近的地方。
  • 麟脯:传说中麒麟的肉,这里指珍贵的食物。
  • 琼浆:美酒。
  • 金凿落:金制的酒器。
  • 蛾眉: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这里代指美女。
  • 翠袖:绿色的衣袖,这里指美女的服饰。
  • 玉阑干:玉石制成的栏杆,这里指华美的装饰。
  • 天香:指牡丹花的香气。
  • 政恐:恐怕。
  • 诗翁:指诗人。
  • 骨相寒:指气质或身份不高贵。

翻译

百种千株的牡丹被精心培育,它们远在繁华的京城洛阳,近在新安。 这样的富贵之花,非富贵之地不能种植,要等到子孙后代才能真正欣赏。 珍贵的食物和美酒,金制的酒器,美女的细眉和翠袖,玉石的栏杆,构成了华丽的场景。 牡丹的香气虽易被吟咏,但要真正融入这样的盛宴却难,恐怕诗人的气质和身份并不相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牡丹花在富贵之地的盛况,通过对比京洛与新安,强调了牡丹的富贵象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麟脯琼浆”、“蛾眉翠袖”,展现了牡丹花台的奢华与美丽。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身份与这种富贵场景不相称的自嘲,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与韵味。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