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

· 方回
纵不烧丹汞,村人总是仙。 今朝才酒债,明日有柴钱。 指草能医病,争棋每让先。 活龙肯相赠,竹杖掘深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烧丹汞(gǒng):指炼丹术,古代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炼药术。
  • 酒债:因饮酒而欠下的债务。
  • 柴钱:买柴的钱,这里指基本的生活费用。
  • 指草:随意指认的草,这里可能指草药。
  • 医病:治疗疾病。
  • 争棋:下棋时争胜。
  • 让先:下棋时让对方先走,表示谦让。
  • 活龙:比喻生命力旺盛的植物,这里可能指竹子。
  • 竹杖:用竹子制成的手杖。
  • 掘深鞭:挖掘并鞭打,这里指挖掘竹子的根鞭。

翻译

即使不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村里的居民总像是仙人一般。今天才偿还了酒债,明天又有了买柴的钱。他们随意指认的草就能治病,下棋时总是谦让对方先走。如果生命力旺盛的竹子愿意赠予,他们会挖掘竹子的根鞭,制成竹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乡村生活场景,村民们虽然不追求长生不老,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仙气。诗中通过“酒债”与“柴钱”的对比,展现了村民们简单而自足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仅生活简朴,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和能力,如指草医病、下棋让先,显示出他们的智慧和谦逊。最后,诗人以竹杖的制作作为结尾,寓意着村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够利用自然资源,享受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的赞美。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