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俞山长

· 方回
年衰才尽懒挥毫,定有移文责鲁皋。 学到紫阳今欲绝,诗如清老子能高。 栖迟矮屋官犹冷,傲睨芳樽气自豪。 试遣俚音辱聪听,未应堪比郁轮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移文:古代文体的一种,用于官吏之间的往来。
  • 鲁皋:地名,这里可能指鲁地的文人。
  • 紫阳:指朱熹,因其号紫阳。
  • 清老:指清高的老人。
  • 栖迟:停留,居住。
  • 傲睨:傲慢地斜视,形容态度高傲。
  • 芳樽:美酒。
  • 俚音:粗俗的言语。
  • 郁轮袍:古代一种华丽的服饰,这里可能比喻高雅的诗文。

翻译

年纪渐长,才华似乎也随之枯竭,我懒得再挥毫泼墨,想必会有官吏之间的往来信件责备我这个鲁地的文人。学问到了朱熹那样的境界,如今似乎已经无人能及,而我的诗,如果能像那位清高的老人一样高洁,也就心满意足了。我居住在这矮小的屋子里,官职虽冷清,但面对美酒时,我的气概依旧自豪。试着用这些粗俗的言语来打扰您的听觉,虽然未必能比得上那些华丽的诗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才尽的感慨,以及对学问和诗歌的追求。诗中,“年衰才尽懒挥毫”直抒胸臆,透露出无奈与自嘲;而“学到紫阳今欲绝,诗如清老子能高”则展现了对学问的极高追求和对诗歌清高境界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比“栖迟矮屋”与“傲睨芳樽”,描绘了诗人虽居冷官却心怀自豪的复杂情感。结尾的“俚音”与“郁轮袍”形成鲜明对比,既显示了诗人的自谦,也隐含了对高雅文化的向往。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