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 方回
十万长松五百年,今其馀几亦堪怜。 霓旌恍惚刚风外,蕊殿崔嵬劫火前。 题墨八分吾独识,藏丹九转后谁传。 山中是事皆非昔,惟见新坟挂纸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霓旌(ní jīng):古代皇帝出行时仪仗的一种。
  • 恍惚(huǎng h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刚风:强烈的风。
  • 蕊殿:指道观中的殿堂,蕊指花蕊,比喻道观如花蕊般精致。
  • 崔嵬(cuī wéi):高大雄伟的样子。
  • 劫火: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这里比喻灾难。
  • 八分:指书法的一种风格,八分书。
  • 藏丹:指道家炼丹术,藏指收藏、保存。
  • 九转:道家炼丹术语,指炼丹的次数,九转丹成,表示炼丹成功。

翻译

十万棵长松已有五百年历史,如今剩下的寥寥无几,令人怜惜。 在那恍惚的刚风之外,仿佛还能看到霓旌飘扬,蕊殿在劫火前依旧雄伟。 我独自识得那八分题墨,但道家炼丹的九转秘法,后来又有谁传承? 山中的景物已非昔日,只见到新坟上挂着的纸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兴道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诗中“十万长松五百年”与“今其馀几亦堪怜”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后句通过“霓旌恍惚”、“蕊殿崔嵬”等意象,描绘了道观昔日的辉煌与现今的残破,暗含对道家文化衰落的哀叹。结尾的“新坟挂纸钱”更是以生动的画面,加深了全诗的悲凉氛围。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