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同

· 方凤
昔与张公子,翩翩访赤松。 重来踰两纪,独去宿孤峰。 古木苍陂映,禅房侧径通。 夕阴千嶂黑,人静一灯红。 幸及轩车会,宁辞杖屦从。 相看如梦寐,健步愧儿童。 春尽山仍好,林深涧忽穷。 天低时堕雨,寺远偶闻钟。 吊古田无鹿,探奇洞有龙。 幽寻穿䆗窱,高步蹋玲珑。 灵草多成药,疏篁不作丛。 岚光疑晻暧,野色在空濛。 下瞰疑无底,言旋复向东。 岩阿依断础,烟嶂落飞淙。 细路缘苔磴,危桥跨石谼。 泉依山曲曲,云与树重重。 巨刹标名岳,穹垣护亩宫。 倚栏斜日下,入室老僧逢。 零落螭头墨,荒凉马鬣封。 不才持薄禄,终古愧高风。 弛担云关里,传觞雪峡中。 追随寻道侣,述作付文雄。 急景真流电,浮生尚转蓬。 后期观岁晏,来往意憧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翩翩:形容举止轻盈、风度翩翩的样子。
  • 踰两纪:超过二十四年。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 禅房:僧人居住的房间。
  • 轩车:古代贵族乘坐的轻便马车。
  • 杖屦:拐杖和草鞋,指行走。
  • 梦寐:梦中,形容非常想念。
  • :山间的小溪。
  • 吊古:怀念古迹。
  • 䆗窱:深远的样子。
  • 玲珑:精巧细致。
  • 岚光:山间雾气的光彩。
  • 晻暧:昏暗不明。
  • 空濛:形容景色迷茫。
  • 断础:断裂的柱基。
  • 飞淙:飞溅的水流。
  • 苔磴:长满苔藓的石阶。
  • 石谼:大石洞。
  • 穹垣:高大的围墙。
  • 螭头墨:古代用于书写的墨,螭头是墨的一种形状。
  • 马鬣封:指墓地,古代墓地常以马鬣(马颈上的长毛)为标志。
  • 弛担:放下担子,指休息。
  • 传觞:传递酒杯,指饮酒。
  • 急景:急速流逝的时光。
  • 浮生:虚浮的人生。
  • 转蓬:随风旋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岁晏:年末。
  • 憧憧:形容心神不定。

翻译

曾经与张公子一起,轻盈地拜访赤松。 再次来到这里,已经过去了二十四年,独自在孤峰上过夜。 古老的树木和苍茫的河岸相映,禅房旁的小径通向深处。 傍晚时分,山峰显得更加黑暗,人们静悄悄的,只有一盏红灯。 幸运的是,我们还能一起乘坐轻便的马车,我愿意拄着拐杖跟随。 相互看着,仿佛在梦中,我走路的步伐比孩子们还要慢。 春天已经结束,但山中的景色依旧美丽,林中深处,小溪突然不见了。 天空低垂,不时地下雨,寺庙很远,偶尔能听到钟声。 怀念古迹,田野里没有鹿,探索奇洞,洞中有龙。 在幽深的地方穿行,高高地踏着精巧的小路。 许多灵草可以制成药材,稀疏的竹林并不成丛。 山间雾气的光彩显得昏暗,野外的景色在迷茫中。 向下看,仿佛没有底,转身又向东走。 岩石旁依着断裂的柱基,烟雾中的山峰落下飞溅的水流。 小路沿着长满苔藓的石阶,危险的桥横跨在大石洞上。 泉水依着山弯曲,云和树层层叠叠。 巨大的寺庙标志着名山,高大的围墙保护着庙宇。 靠着栏杆,斜阳缓缓落下,进入室内,遇到了老僧。 零落的螭头墨,荒凉的墓地。 我没有才能,只能拿着微薄的薪水,永远愧对高尚的风范。 在云雾缭绕的关隘里放下担子,在雪峡中传递酒杯。 追随寻找道友,写作交给文豪。 急速流逝的时光真的像闪电,虚浮的人生还是漂泊不定。 期待年末的再次相见,来来往往,心神不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张公子重游旧地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往昔回忆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古木苍陂映”、“夕阴千嶂黑”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古迹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方凤

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