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君佐游浙东

· 方回
鉴湖北棹迓征鸿,昭代乾坤靡不容。 运际包荒连茹泰,时当养正出泉蒙。 暂为掾史司刀笔,遄许勋名上鼎钟。 看取汉家有故事,赵尧犹得拜三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鉴湖: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古称镜湖。
  • 北棹:北行的船只。
  • (yà):迎接。
  • 征鸿:远行的大雁,比喻远行的人。
  • 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
  • 乾坤:天地,比喻国家或社会。
  • 靡不:无不。
  • 运际:时运交会之际。
  • 包荒:包容荒秽,指宽容大度。
  • 连茹:比喻接连不断。
  • :安定,顺利。
  • 养正:修养正道。
  • 出泉蒙:比喻启蒙教育,使人明白道理。
  • 掾史:古代官府中的属员。
  • 刀笔:古代书写工具,比喻文书工作。
  • 遄许:迅速地允许。
  • 勋名:功名。
  • 鼎钟:古代的礼器,比喻显赫的地位。
  • 赵尧:汉代人,曾任御史大夫,后因功封侯。
  • 三公:古代官职,指太尉、司徒、司空,地位极高。

翻译

鉴湖上北行的船只迎接远行的大雁, 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天地间无所不容。 时运交会之际,包容荒秽,连绵不断,安定顺利, 此时正是修养正道,启蒙教育之时。 暂时作为官府的属员,管理文书工作, 但很快就能迅速地获得显赫的功名和地位。 看看汉代的历史,赵尧尚且能因功封侯,拜为三公, 你的前程也定会如此光明。

赏析

这首诗是方回送别李君佐前往浙东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时代清明的赞颂。诗人通过“鉴湖北棹迓征鸿”等意象,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同时以“昭代乾坤靡不容”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肯定。诗中“运际包荒连茹泰”和“时当养正出泉蒙”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结尾以汉代赵尧的故事,鼓励友人追求功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乐观态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