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谷志归后赋十首

· 方回
倚楼赵公子,可与共诗评。 道故无终极,文须有主盟。 轰雷春蛰动,贯月夜珠明。 高作令吾愧,销光更屏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谷:指空旷幽深的山谷,这里可能指作者隐居的地方。
  • 志归:指归隐的志向或归隐后的生活。
  • 倚楼:靠着楼台。
  • 赵公子:可能指赵姓的朋友或文人。
  • 可与共诗评:可以一起讨论诗歌。
  • 道故无终极:道理或学问是没有尽头的。
  • 文须有主盟:文学创作应该有主导的思想或主题。
  • 轰雷春蛰动:轰雷声唤醒了春天的蛰伏之物。
  • 贯月夜珠明:形容月光如珠,明亮照人。
  • 高作令吾愧:高水平的作品让我感到惭愧。
  • 销光更屏声:消散光芒,更加沉默。

翻译

我倚着楼台,赵公子啊,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诗歌。 学问和道理是无穷无尽的,文学创作应该有明确的主导思想。 春天的轰雷声唤醒了沉睡的生命,夜晚的月光如明珠般明亮。 看到高水平的作品让我感到惭愧,我选择消散光芒,更加沉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高深学问和优秀文学作品的敬畏。诗中“轰雷春蛰动,贯月夜珠明”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夜晚的宁静美丽,形象生动。最后两句“高作令吾愧,销光更屏声”则体现了作者的自谦和对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表达了作者在文学道路上的自我要求和追求。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