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 方回
去年归我庐,移菊于邻家。 今年灌我畦,百本馀秋华。 阅时十二朔,暄凉更韭瓜。 逋债之所丛,诋诟纷交加。 燃头复割肠,笑口仍呀呀。 低价弃薄产,未办充馋拿。 忧端如箭来,惟有醉可遮。 买酒卖书籍,匹如死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阅时:经历的时间。
  • :农历每月初一。
  • 暄凉:温暖与凉爽。
  • 逋债:拖欠的债务。
  • 诋诟:辱骂。
  • 割肠:比喻极度的痛苦。
  • 呀呀:形容笑声。
  • 馋拿:贪婪地拿取。
  • 忧端:忧愁的事情。
  • 匹如:就像。

翻译

去年我回到自己的小屋,把菊花移植到了邻居家。今年我灌溉自己的菜园,百株菊花在秋天盛开。经历了十二个月的初一,感受着温暖与凉爽,交替着韭菜和瓜果。拖欠的债务堆积如山,辱骂声此起彼伏。忍受着头部的痛苦和内心的煎熬,却只能苦笑着。低价卖掉了微薄的产业,却还未能满足贪婪的欲望。忧愁如箭一般袭来,唯有醉酒可以遮掩。卖掉书籍去买酒,就像死在了天涯海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困境和内心的痛苦。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菊花种植的情况,反映了诗人生活的变迁和不易。诗中“逋债之所丛,诋诟纷交加”直接表达了诗人面临的债务和辱骂的压力。而“忧端如箭来,惟有醉可遮”则深刻揭示了诗人用酒精来逃避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