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三岁出瘴岭,弱冠历吴楚。
晚涉大漠寒,远吊长城古。
失□得谤讟,少乐多辛苦。
侵寻四十年,复此守环堵。
松楸仅有存,骨肉化为土。
岂不登一名,贫甚于父祖。
行行荒篱间,寒华粲可数。
惟酒足解愁,钱尽不得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瘴岭:指南方有瘴气的山岭。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吴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和楚国,泛指江南地区。
- 大漠:指北方广阔的沙漠。
- 长城古:指古老的长城。
- 失□得谤讟:原文中有一字缺失,意指失去了某些东西却得到了诽谤和怨言。
- 侵寻:逐渐,渐渐。
- 环堵: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墓地。
- 骨肉化为土:指亲人已经去世,身体化为尘土。
- 登一名:指考取功名。
- 贫甚于父祖:比父亲和祖父还要贫穷。
- 寒华:指寒天的花。
- 粲可数:鲜明可数。
- 酤:买酒。
翻译
我三岁时离开了瘴气弥漫的山岭,二十岁左右游历了江南的吴楚之地。后来又深入北方寒冷的大漠,远望古老的长城。失去了某些东西却得到了诽谤和怨言,年轻时少有快乐,多的是辛苦。渐渐地过了四十年,我又回到了这个简陋的居所。墓地上的松树和楸树还有存留,但亲人的骨肉已经化为了尘土。难道我不想考取一个功名吗?但我比父亲和祖父还要贫穷。行走在荒凉的篱笆间,寒天的花朵鲜明可数。只有酒能解愁,但钱用尽了,无法买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顾作者一生的经历,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悲哀。诗中,“三岁出瘴岭,弱冠历吴楚”描绘了作者早年的漂泊生涯,而“晚涉大漠寒,远吊长城古”则进一步展现了其晚年的凄凉景象。诗末的“惟酒足解愁,钱尽不得酤”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诗人方回的诗歌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