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歙黟楚□□五首
天王理万国,势必委诸吏。
制字从一史,执法不可二。
奈何雍也面,胸臆伏私意。
两讼一求捷,两役一求避。
含糊卒未决,徐徐较馈遗。
酒果若羔雁,书画及弊器。
到官一物无,去官百需备。
此县与彼县,大率不相异。
独有楚县尹,不肯作此事。
无钱买归舟,仆马亦憔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歙黟楚:歙县、黟县和楚县,均为古代地名。
- 制字:制定法律或规章。
- 执法:执行法律。
- 雍也面:指官员的面貌,这里可能指官员的态度或行为。
- 胸臆伏私意:内心隐藏着私心。
- 两讼一求捷:两件诉讼案件中,一方追求快速解决。
- 两役一求避:两项任务中,一方寻求逃避。
- 含糊:不明确,模棱两可。
- 馈遗:赠送的礼物。
- 羔雁:小羊和雁,古代用作礼物。
- 弊器:破旧的器物。
- 百需备:各种需求都准备充分。
- 仆马:仆人和马匹。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翻译
天子治理着众多的国家,必然要依赖各级官员。法律和规章由一位史官制定,执行法律时不可有二心。然而,有些官员表面上看似公正,内心却隐藏着私心。在两件诉讼案件中,一方追求快速解决,而在两项任务中,一方则寻求逃避。案件最终含糊其辞,未能明确解决,而是慢慢通过赠送礼物来解决。这些礼物可能是酒果、小羊和雁,或者是书画和破旧的器物。到任时一无所有,离任时却各种需求都准备充分。这个县和那个县,大体上没有什么不同。唯独楚县的县尹,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他没有钱购买回家的船只,连仆人和马匹都显得憔悴不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县尹的行为,揭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现象。诗人赞扬了楚县尹的廉洁自律,他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即使离任时也清贫如洗。诗中“无钱买归舟,仆马亦憔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楚县尹的清廉形象,与那些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官员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对腐败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