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有客携酒

· 方回
中秋谓无酒,忽有携酒者。 联翩二三客,柴门系嘶马。 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 空庭碧天阔,秋色极潇洒。 皓魄初未出,稍觉云暗野。 须臾冰团挂,细字可读写。 琵琶拨旁行,此曲岂和寡。 村伎杂南北,焉有容色冶。 老夫但满饮,不复记杯斝。 嘲诙颇恶剧,罚筹不吾拾。 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 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 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 虽逢芳醑溢,更著纤指把。 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 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联翩:连续不断。
  • 膨脝:形容肚子胀大的样子。
  • 琵琶拨旁行:指琵琶的演奏方式,旁行即横弹。
  • 嘲诙:戏谑,开玩笑。
  • 恶剧:恶作剧。
  • 罚筹: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输者被罚酒。
  • 纷糅:杂乱无章。
  • 土苴:泥土和枯草,比喻不值钱的东西。

翻译

中秋节本以为没有酒,突然有人带着酒来访。连续来了两三位客人,柴门前拴着嘶鸣的马。两瓮酒胀得满满的,摆在堂下等待月亮的出现。空旷的庭院中,碧蓝的天空显得格外开阔,秋色极为清爽。明亮的月亮还未升起,只觉得云层低沉,野外昏暗。不久,月亮像冰团一样挂在天空,细小的字迹清晰可读。琵琶横弹,这样的曲子怎会少人欣赏。村中的艺人不论南北,他们的容貌并不艳丽。我只能满满地饮酒,不再记得酒杯的形状。戏谑和恶作剧颇多,罚酒的筹码我不再捡拾。自从经历了战乱,万事都变得敷衍了事。应接不暇的日子杂乱无章,口耳之间似乎都聋哑了。久旱使百谷枯死,心中盼望及时雨的降临。虽然遇到美酒溢出,更要用纤细的手指把持。大丈夫突然有所思,外物都变得不值一提。客人离去时已近半夜,一笑之间,我真的醉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通过诗人对酒、月、音乐和友人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诗中“膨脝两大瓮”和“空庭碧天阔”等句,形象地描绘了酒宴的丰盛和夜空的辽阔。后文通过对比战乱前后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在酒醉中体验到的超然和释然,体现了其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脱态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