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坞: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 石巉岩:石头堆积成险峻的山岩。巉(chán)。
- 岚:山中的雾气。
- 纸材:造纸的原料。
- 槌:用槌子敲打。
- 泉笕:引水的竹管。笕(jiǎn)。
- 穴:挖洞。
- 跣足:赤脚。跣(xiǎn)。
- 赪肩:赤裸的肩膀。赪(chēng)。
- 不衫:不穿衣服。
- 石茶磨:用石头制成的磨茶器具。
- 妇借:妇女借用。
翻译
茅草搭建的小屋坐落在险峻的石岩旁,即使没有云雾,山中也有雾气缭绕。用槌子敲打稚嫩的竹子作为造纸的原料,引水的竹管穿过枯死的杉树挖成的洞。赤脚走路,何曾穿过袜子,赤裸的肩膀,有时连衣服也不穿。邻家的石制茶磨,妇女借来自行担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农家生活的朴素与艰辛。通过茅坞、石巉岩、纸材、泉笕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山野农家的生活图景。诗中“跣足何曾袜,赪肩或不衫”反映了农家的贫困与简朴,而“邻家石茶磨,妇借自能担”则展现了农家妇女的勤劳与自立。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一曰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 》 —— [ 元 ] 方回
- 《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 》 —— [ 元 ] 方回
- 《 追和东坡先生亲笔陈季常见过三首 》 —— [ 元 ] 方回
- 《 喜刘伯宣尚书至五首 》 —— [ 元 ] 方回
- 《 后天易吟三十首 》 —— [ 元 ] 方回
- 《 九日即事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