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小园

· 方回
纸色光新耸坏棂,履声松脆兀閒庭。 饥禽啐砌留奇迹,枯树拿空失丑形。 早与花根添曲糵,可容画手著丹青。 溪西冻瀑融晴滴,欲问岩僧借净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íng):窗户的格子。
  • (wù):高耸,突出。
  • 啐砌 (cuì qì):小鸟在台阶上啄食。
  • 拿空 (ná kōng):形容树枝空荡荡的,没有叶子。
  • 曲糵 (qū niè):酒曲,这里比喻为花根的肥料。
  • 丹青 (dān qīng):绘画用的颜料,这里指绘画。
  • 冻瀑 (dòng pù):冻结的瀑布。
  • 净瓶 (jìng píng):佛教中用来盛水的瓶子,象征清净。

翻译

雪后的小园,纸窗透出新光,坏掉的窗棂显得格外明亮。 脚步声在松脆的雪地上响起,回荡在空旷的庭院中。 饥饿的鸟儿在台阶上啄食,留下了奇妙的痕迹。 枯树枝条空荡荡的,失去了往日的丑陋形态。 早早地为花根添上了肥料,希望它们能茁壮成长。 是否可以让画家用丹青记录下这美景呢? 溪边的冻瀑开始融化,晴朗的天空中滴下水珠。 我想向岩边的僧人借一只净瓶,来装这些纯净的水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雪后小园的静谧与生机。诗中,“纸色光新耸坏棂”一句,通过对比新旧,突出了雪后光线的明亮。后文通过对饥禽、枯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变化。末句“欲问岩僧借净瓶”则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