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仇仁近出斋小饮次前韵五首

· 方回
我诗市匠制锥觿,君集王朝粲璧圭。 奇语时常攲枕咏,佳联直欲遍窗题。 猥思驽驾能追骥,终愧东颦敢效西。 赤甲白盐三峡路,无人肯溯浣花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市匠:市井中的工匠,比喻技艺平庸的人。
  • 制锥觿:制作锥子和觿(xī,古代解结的工具),比喻制作粗糙的物品。
  • 粲璧圭:粲(càn),明亮、灿烂;璧圭,古代玉器,比喻精美珍贵。
  • 攲枕咏:攲(qī),斜倚;枕咏,枕着枕头吟咏,形容沉醉于诗文之中。
  • 佳联:好的对联。
  • 猥思:谦词,指自己的想法或作品。
  • 驽驾:驽(nú),劣马;驾,驾车,比喻平庸的能力。
  • 追骥:追赶良马,比喻追求高远。
  • 东颦: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而效果不佳。
  • 赤甲白盐:地名,指赤甲山和白盐山,位于长江三峡。
  • 浣花溪:地名,位于四川成都,杜甫曾在此居住并创作了许多诗篇。

翻译

我的诗如同市井工匠制作的粗糙工具,而您的诗集则如同王朝中璀璨的玉璧。我时常斜倚在枕头上吟咏那些奇妙的诗句,好的对联我总是想要在窗户上题写。我虽然自知平庸,但仍希望能追赶那些优秀的诗人,最终却羞愧于自己无法像东施效颦那样成功模仿。赤甲山和白盐山下的三峡之路,却无人愿意追溯那浣花溪畔的诗意。

赏析

这首诗是方回对友人仇仁近诗集的赞美与自谦之作。诗中,方回以市匠制锥觿自比,形容自己的诗作平凡无奇,而将仇仁近的诗集比作王朝粲璧圭,赞誉其诗作的精美与珍贵。方回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仇仁近诗才的钦佩。同时,他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不足与追求,以及对诗歌传承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方回的谦逊与自省,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